021-54156088
聯系人:程先生
電 話:021-54156088
手 機:15202161235
地 址:上海市閔行區滬光東路88號203-205室
郵 編:201108
傳 真:021-54161159
郵 箱:ch@shengbinyq.com
阿儀網商鋪:http://www.app17.com/c124399/
手機網站:m.shengbin-sh.com
閱讀次數:3399 發布時間:2021/7/13 12:11:52
圣賓儀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在動畫中,人物能自由的操控水,將柔軟的水凝聚成形化為各種形態,或作為武器,或作為交通工具,"化水成塔"的能力驚嘆了無數人。
獨有偶,近年來新興的3D打印技術將這一魔法變成了現實,并且可在水相中進行。形態各異的材料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3D打印技術就像有著超能力的魚人一樣,可以將光刻膠、金屬粉末等塑形,使處于液態、固體粉末狀態的材料“化水成塔”,化為我們想要的任意3D構型,各種結構的制備進一步拓寬了材料的應用范圍,引起了全球各域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
目水相環境雙光子微納3D打印技術存在的問題
微納3D打印技術能夠實現具有納米精度的3D微納結構的構筑,在眾多域具有廣泛的應用景。飛激光雙光子微納加工技術是一種基于非線性光學效應的微納3D打印技術,可以突破光學衍射限限制,實現3D 復雜微納結構與器件的可控制備。以水為介質的水相環境飛激光雙光子微納3D打印由于具有綠色環保、生物相容性好等優點,引起了生物醫學組織工程域的廣泛關注,成為近年來微納3D打印重要發展方向和熱點。
然而,圍繞水相環境雙光子微納3D打印核心技術,由于現有雙光子引發劑的水溶性差、雙光子聚合引發效率低,導致所制備的三維水凝膠微結構精度差、細胞毒性大,難以直接制備高精細微納結構,存在如何提高材料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從而提高結構精細度等科學問題
如何直接在水相環境中“化水成塔”,構筑3D微結構?
中科院理化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學中心有機納米光子學實驗室鄭美玲研究員團隊,近期在水溶性雙光子引發劑設計及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提出了高性能水溶性雙光子光功能材料分子設計思想與策略,有效提高了雙光子吸收截面和生物相容性,突破了非水溶性材料的雙光子吸收特性與水溶性難以兼顧的瓶頸,設計合成了一系列高效水溶性雙光子引發劑,使得透明均一的水溶液“化水成塔”,“無中生有”,實現了水相環境中的微納3D打印,并應用于仿生3D水凝膠結構的構筑
高性能雙光子吸收材料是突破瓶頸的關鍵
研究人員利用離子型π共軛體系來提高雙光子引發劑的水溶性和雙光子吸收特性的同時,還通過結合不同的疏水基團調節其生物相容性(圖2)。在水相環境下的雙光子聚合過程中,利用具有相對較大內腔尺寸和良好的水溶性的葫蘆脲7作為主體對引發劑分子進行包結,通過改變聚合微環境,進一步提高了雙光子吸收截面,從而提高了引發效率
離子型π共軛水溶性雙光子引發劑的設計與合成
等溫量熱滴定測試和量子化學模擬結構顯示主客體化學相互作用后絡合物的佳絡合比為1:1(圖3)。研究團隊利用這種新型水溶劑引發劑結合水溶性單體設計了組分簡單的水相聚合光敏材料,并且實現了聚合閾值僅為3.7 mW、細線寬180 nm的水相環境中的高精細仿生水凝膠結構的構筑。
水相環境中 “化水成塔”,實現微納3D打印
研究團隊利用該光敏體系和所發展的水相環境微納3D打印技術構筑了結構保真度和力學性能良好的仿生3D水凝膠細胞支架結構(圖4),并研究了細胞在支架上的生長行為,熒光探針標記和顯微成像研究證實了該類引發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這為水凝膠材料在組織工程域中的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仿生3D水凝膠細胞支架的構筑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 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 (2021, 13, 27796-27805),DOI: 10.1021/acsami.1c02227。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科院理化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學中心有機納米光子學實驗室的鄭美玲研究員。相關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納米科技重點項、國家自然科學面上基金、中國科學院伙伴計劃等項目的大力支持。
本篇轉至中科院之聲